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商家为吸引眼球可谓无所不用其极,一款名为“发财山泉”的饮用水品牌因搭配神秘符号“⑶肖绝禁”的营销策略引发热议,这场看似荒诞的营销狂欢,背后折射出当代消费者对“幸运符号”的盲目追捧,以及资本对人性弱点的精准拿捏。
“发财山泉”的符号游戏:从实用到玄学
“发财山泉”的卖点并非水质或健康,而是瓶身上印制的“⑶肖绝禁”字样,据品牌方解释,这一符号是“风水大师”设计的“财富密码”,结合生肖禁忌与数字玄学,宣称“每日饮用可招财改运”。
“⑶肖绝禁”并无传统文化依据,而是人为制造的“神秘概念”:
- 数字⑶:利用“3”谐音“生”“财”的民间联想;
- 肖绝禁:暗示“避开生肖相冲”,迎合大众对风水的迷信心理。
通过将普通矿泉水与虚无的“运势”绑定,品牌成功将售价抬升至普通饮用水的3倍,仍供不应求。
消费者为何买单?焦虑时代的“安慰剂效应”
“发财山泉”的走红,本质是当代社会焦虑的投射:
- 经济压力下的心理补偿:在经济下行期,人们对“暴富”符号的渴望被放大,一瓶水成了低成本的心理慰藉;
-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:短视频平台上,“开箱测运势”“喝水打卡”等话题病毒式传播,形成群体跟风;
- 符号消费的异化:当商品脱离使用价值,成为“身份标签”或“精神图腾”,理性消费便让位于情感冲动。
荒诞营销的隐忧:谁在收割“智商税”?
这场营销狂欢背后潜藏多重问题:
- 虚假宣传的灰色地带:品牌以“玄学”规避《广告法》对功效宣称的监管,打法律擦边球;
- 社会价值观的扭曲:将成功简化为“符号崇拜”,掩盖真正的财富积累逻辑;
- 资源浪费与环保危机:为收集“幸运瓶盖”,大量未喝完的水被丢弃,与环保理念背道而驰。
反思: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消费文化?
“发财山泉”现象并非个例,从“转运珠”到“数字货币风水指南”,资本不断将传统文化碎片化、商品化,要打破这种循环,需多方努力:
- 消费者:提升媒介素养,警惕“伪科学营销”;
- 监管机构:对玄学营销划定红线,防止虚假宣传;
- 品牌方:回归产品本质,而非利用人性弱点牟利。
“⑶肖绝禁”与“发财山泉”的闹剧终将退潮,但它留下的思考远未结束:当消费主义与玄学共谋,我们是否在用真金白银购买一场集体幻觉?或许,真正的“发财密码”从来不在瓶装水里,而在理性与勤劳的手中。







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
京ICP备11000001号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