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百多年前,葡萄牙商船驶入珠江口,澳门由此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第一扇窗,这座仅有33平方公里的城市,以“一国两制”的独特实践,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传奇,澳门的传真,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,而是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录,记录着中华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碰撞与融合。
澳门的历史城区宛如一座露天博物馆,碎石子铺就的街道蜿蜒曲折,一侧是巴洛克风格的玫瑰堂,另一侧却是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,大三巴牌坊巍然矗立,这座圣保禄教堂遗址的浮雕上,既雕刻着圣母像,又铭刻着中文箴言,在澳门,中西合璧不仅停留在建筑表面,更渗入生活肌理:葡式蛋挞与广式杏仁饼在同一家老字号飘香,土生葡人家庭既过春节又庆圣诞节,粤剧与法多音乐在不同剧场交替上演,这种文化共生并非简单的叠加,而是历经四个半世纪磨合形成的独特生态。
1999年回归祖国后,澳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,中央政府支持澳门建设“一中心、一平台、一基地”(世界旅游休闲中心、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、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),为这座城市注入新活力,港珠澳大桥如巨龙蜿蜒,将澳门与大湾区紧密相连;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破制度壁垒,开辟产业多元化的试验田,传统的博彩业正在转型,会展金融、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澳门人均GDP跃居世界前列,免费医疗、15年义务教育等民生福利让居民幸福感持续提升。
文化的传真需要载体,而澳门正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枢纽,每年举办的国际电影节、艺术节、美食节吸引全球目光;葡语国家商品集散中心让中国制造走向更广阔市场;澳大葡文系、中葡双语人才培养计划培育着新一代文化使者,特别是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澳门凭借与葡语国家的历史联系,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葡语世界的重要桥梁。
夜幕下的澳门半岛,霓虹闪烁的现代酒店与昏黄路灯映照的老街相映成趣,这座城市既保留着传统的市井气息,又散发着国际都市的活力,澳门的传真,传的是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智慧,真的是不同制度共存共荣的可能,当新一天的晨光洒向南海,这座永不褪色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之窗,正在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