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风送爽,丹桂飘香,这沁人心脾的秋意,总让人想起某种关于“必然”的遐思,当“必中单双”的执念,遇上“金风送爽”的从容,我们触及的,或许远非概率的博弈,而是宇宙间更为深邃的节律。
所谓“必中”,终究是人心对不确定世界的一厢情愿,它如同渴望将秋风永远定格在最为舒爽的一刻,殊不知风的本性便是流动与变化,古人观天象而定历法,察秋毫以晓大义,其智慧不在于追求百分之百的预测,而在于领悟那周行不殆的“道”。《道德经》有言:“反者道之动”,阴阳、寒暑、盛衰,无不在对立转化中运行,秋日的“金风”,之所以“送爽”,正因它承接着夏的酷热,预示着冬的凛冽,这单双、盈亏、明暗的交替,本就是天地呼吸的节拍,是高于简单“命中”的宇宙韵律,将目光局限于一次投掷的结果,无异于以管窥天,错过了整片星辰的辉光。
何为真正的“中”?它或许并非赌赢瞬间的狂喜,而是在金风送爽时节,心灵与自然达成的那份和谐共鸣,当一颗心不再被“下一局是单是双”的焦灼所捆绑,便能真正敞开,感受拂面秋风的清澈,聆听落叶归根的静美,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其“中”不在收获多少,而在心境的旷达与安适,苏轼历经沉浮,终能吟出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这便是在人生无常的“单双”变幻中,找到了内在的恒定与安宁,此“中”,是生命节奏与天地节律的同频共振,是超越了得失胜负的大自在。
由此观之,“金风送爽”本身,便是大自然给予我们关于“中”的最深刻启示,它不承诺永久的温暖,也不预示即刻的严寒,它只是在恰当的时机,呈现恰好的温度与姿态,它告诉我们,生命的智慧在于顺应这种节律,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各有其时,在奋斗时全力以赴,是“单”的进取;在收获时恬然沉淀,是“双”的圆满,能于纷繁世事中辨识并安守这生命的节拍,便是人间至高的“必中”。
故而,莫再执着于卜算命运的“单双”,且看那金风拂过,层林尽染,天地间正上演着最为恢弘而精准的圆舞,在这送爽的秋光里,让我们收起得失之心,以一颗清明、敬畏且欢喜的心,去体会、去融入这伟大的节律,当个人生命的脉动与宇宙的呼吸合而为一,每一步便都踏在节奏之上,这本身,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、永恒的“必中”。





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
京ICP备11000001号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