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左右”与“肖”,这两个看似寻常的汉字,组合在一起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。“左右”不仅指代方位,更象征着影响、抉择与掌控的力量;而“肖”字,在此处取其“相似、效法”之意,亦可引申为风气、习俗的样貌与传承,当“左右”的力量作用于“肖”的层面,便是一场关乎社会风貌变迁的宏大叙事——移风易俗,这并非简单的破旧立新,而是一场需要智慧、耐心与合力的文明演进,一场在传承与革新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的“左右”交响。
移风易俗,首在“左”与“右”的辩证审视,所谓“左”,可理解为一种激进的、力图快速割裂传统中陈腐部分的变革力量,它如猛药,针对那些严重阻碍社会进步、损害人民利益的陋习,需以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措施予以革除,历史上对女子缠足等残酷习俗的废除,正是这种“左”的力量的体现,没有这种决绝,便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沉疴,而“右”,则代表着一种审慎的、注重延续性与内在合理性的保守力量,它强调对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予以保留和弘扬,反对全盘否定,因为风俗中凝结着民族的文化密码、情感记忆和伦理价值,粗暴地“一刀切”可能导致文化断层与精神失落,成功的移风易俗,绝非一味“左”倾冒进,也非单纯“右”倾守成,而是在深刻理解习俗成因与功能的基础上,进行“左”“右”权衡,该破则破,该立则立,该扬则扬。
移风易俗,核心在于引导风气之“肖”向更加文明、健康的方向演变,风俗(肖)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生活中共同形成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认同,具有强大的惯性和感染力,欲移风易俗,关键在于塑造新的、更优的“肖”,并让人们自愿效仿、跟随,这便要求主导者(左右者)不能仅靠行政命令,而应注重“以身作则”的示范效应和“春风化雨”的浸润方式,党员干部、社会贤达应成为新风尚的“代言人”,其言行举止对社会风气有着直接的“左右”作用,需通过教育、媒体、文艺作品等多种渠道,润物无声地传播新理念,让文明、节俭、绿色、互助等现代价值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逐渐形成新的社会认同和行为规范,使新的“肖”取代旧的“俗”。
移风易俗是一场涉及每个人“左右”选择的微观实践,社会风气的转变,最终要落脚于无数个体的具体行动,我们每个人既是风气(肖)的承受者,也是其参与者和塑造者,在面对婚丧嫁娶、人情往来、节日庆典等生活场景时,我们的每一次选择,都是在为某种风气投票,是选择铺张浪费还是简约适度?是恪守陈规还是勇于创新?是盲从攀比还是理性独立?这些日常生活中的“左右”抉择,看似微小,汇聚起来却能形成改变风气的巨大能量,当越来越多的人自觉选择文明、健康的生活方式,并影响和“左右”其身边的亲友时,移风易俗便拥有了最广泛、最深厚的社会基础。
以“左右”之力易风俗之“肖”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它要求我们在战略上既有“左”的勇气去革除弊端,又有“右”的智慧去传承精华;在策略上既注重顶层设计的力量,也激发基层实践的活力;在主体上既发挥引领者的示范作用,也依赖广大民众的自觉参与,唯有如此,才能在破与立、承与启的“左右”平衡中,奏响移风易俗的和谐乐章,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迈向新的高度,使我们的风俗之“肖”更加契合时代发展的脉搏,更加彰显民族精神的光彩。






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
京ICP备11000001号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